本文共 3463 字,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11 分钟。
澎思科技 CEO 马原
继去年9月完成千万级别天使轮融资、今年1月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后,人工智能初创公司澎思科技今日又对外宣布已经完成1.5亿元A轮融资。
值得一提的是,澎思A轮融资投资方为产业基金,包括360、富士康等产业资本。
产业基金相比VC,更加侧重对整体行业的投资以及看重公司所在行业中的差异化优势和能力。这也侧面说明,澎思的业务模式和强调AI行业落地的发展路径也获得了来自产业界的认可和支持。
对于本轮融资用途,澎思科技CEO马原表示,“我们将继续夯实算法、软件和硬件产品,打造丰富的产品线,针对智能安防等行业的碎片化市场进行全系列的产品布局。同时,也将寻找AI技术与其他行业的落地场景,适时切入新的赛道。”
To B、 ToC,两套逻辑
两年前,曾任职某知名明星CV公司的马原做出了一个决定——离职创业。
这个决定虽然非常符合中国市场和政府号召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但他的家人、朋友们都非常不理解。
一来,过去两年的创业环境并不友好,大小企业裁员、断粮等新闻占据着各大媒体的头版头条。
二来,马原要进入的安防市场历经厮杀,一片红海,前有传统巨兽、后有创业追兵,此时闯入大有可能赔了青春、误了岁月。
“永远都没有固化的产业,只有迟钝的企业。”马原笃信,“AI浪潮下,也一定会诞生一家BAT级别的公司。”
挖掘机替代锄头,汽车飞机替代双脚,当人们觉得解放了双手、双脚已经便捷无比的时候,AI的出现又解放了我们的双眼和头脑。
就像汽车、飞机重写了人类的行走方式,我们并没有因为它们轻易超越身体运动极限而充满恐惧。人们还可以乐观的去期待AI,相信它将重新定义安防、医疗、教育等诸多行业,也终将造就新型的智能社会。
在这个智能社会的构造过程中,马原认为早前的一些AI公司根扎的不够深、面铺的有些广、补齐短板的速度还不够快。
太多技术驱动型AI企业,既要保持技术的领先性、思维的可控性,又要满足资本逐利的需求,往往在得到与失去的平衡间迷失了自己。
“我看到了太多的实际需求与产品功能的不匹配,这也是我离职创业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他谈到,第一波AI创业公司一窝蜂地闯入安防市场,倾向于互联网式快冲、快干、快抢地盘的业务打法,不惜以补贴等方式,用最快的方法获得客户、占领高地。
但To B市场与ToC市场全然不同。ToC行业掌握了用户思维和习惯,很容易出现爆款,但更迭周期不长;ToB市场的需求相对垂直,对于稳定、可靠、可预期的服务模式更为看重。
“To B、ToC完全是两套逻辑。遗憾的是,过去几年,无论是资本还是企业,都想用ToC的战术快速侵蚀To B的市场。”
马原认为,“多元化”这个词不应该是创业公司经常提起的;“全面赋能”也不应该是创业公司经常提起的。包括澎思在内的初创公司,资源有限、能力有限、人员有限,需要拼尽全力,力往一处使。
用他的话说,慢就是快、少即是多,有些事情看起来慢,那是为了厚积薄发。人们往往高估了短期可以达成的效果,而低估了长期可以实现的目标,结硬寨、打呆仗、日拱一卒,这才是创业公司应该做的事,不要急、走踏实,路虽远而必达。
澎思的AI安防生意经
采访过程中,马原不止一次地提到一个观点,“人工智能行业第一阶段的发展主要依靠学界的推动,而到了商业落地为核心的第二阶段,工业界将承担更重要的角色。”
在不同的阶段里,市场规模的大小、成长速度的快慢和客户需求的多样性都有显著的差异。
市场的演进轨迹通常不是连续变化的,那些逻辑转换的节点往往给整个产业链带来结构性的改变,从而影响产业中企业的生存、增长和衰落。
特别是中国安防市场,其发展的动态性远高于成熟市场,在渐进式改革和逐步开放的路径下,中国安防市场发展的阶段性更加明显,阶段之间差异性更大。
互联网就是一个可以类比的行业。
互联网技术最早的应用是满足人们信息获取的需求,由此诞生了中国最早的一批门户网站,帮助人们更快速、便捷的获取信息。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普及,人们的需求从信息获取延伸到了搜索、社交、电子购物等方方面面,人们需要一个工具来满足上述需求,由此诞生了BAT这样的互联网巨头,解决人们在具体场景下遇到的问题。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爆发,LBS服务成为下一个增长点,诞生了滴滴、美团等新一批提供服务的互联网公司。
人工智能技术作为一种应用技术,也在经历这样的演进过程。
在AI技术取得突破性发展的2014-2016年,人工智能行业的发展主要依靠学界的推动,爆发式地诞生了一大批人工智能公司,扮演技术提供商的角色,追求做通用性人脸识别产品,提出要用技术为行业赋能,但在应用层面相对单薄,既所谓的“AI+行业”。
随着AI通用技术从普及到往行业深扎的过程中,就会出现“行业+AI”的第二批人工智能公司。在技术进入到商业化落地的这个阶段,工业界将承担更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跟场景数据强相关的市场上,必然会出现垂直型的“行业+AI”公司。
以安防行业为例,安防作为一个典型的垂直行业,全部是图像视频数据,用通用型技术无法解决,必须用垂直的、专用的图像识别技术来做,比如,多角度多姿态,复杂光线下的人脸识别等。
当深扎进入安防行业中,通用的AI技术就开始分裂了,一个通用技术在早期大家觉得还可以接受,到第二阶段通用技术没法满足行业要求,必须是带有行业属性的AI技术。
随着人工智能、深度学习和计算机视觉技术的发展,人脸识别在安防行业的落地应用得到快速发展。未来,整个安防行业将向信息化、智能化快速转型,而产品化和商业化落地能力成为衡量一家AI公司竞争力的重要指标。
可以说,今天的澎思,面对的不仅仅是一个超千亿规模的增量市场,更是一种顺应产业变革、有无限可能的“大数据+人工智能+服务”的垂直商业模式。
在这个过程中,从技术层面出发,今年三月,澎思宣布松下(新加坡)研究院原副院长申省梅加盟,担任其首席科学家、新加坡研究院院长。
申省梅团队的研发成果已获得多项国际比赛冠军并在各种产品中得到广泛应用,包括十余项计算机视觉领域国际顶级竞赛冠军和300多项专利。
据悉,新加坡研究院一方面将继续突破人脸识别技术在安防领域落地遇到的问题,比如人脸模糊、背光、多种族等非约束场景下人脸识别性能下降等;另一方面利用图像增强技术,提升公司监控摄像头等硬件产品的表现,建立产品优势。
从产品层面来看,澎思目前已经基本完成了从端到端、软硬件到算法的全系列自研产品,推出全场景的行业解决方案,形成商业化闭环。
软件产品包括人像大数据平台、智慧警务情报大数据平台、智慧社区管理平台、智慧园区管理平台、智能制造管理平台、车辆大数据平台等;硬件产品包括面向公安各实战场景的人像专用设备,以及面向行业及商用领域的双屏人证机、智能门禁、立式广告机、人脸识别闸机等。
从落地场景来看,澎思科技将在公安领域之外,不断探索新的落地场景,目前他们已经推出了包括AI+公共安全、AI+智慧社区、AI+智慧园区、AI+智能交通、AI+智能制造等五大行业具体16个细分场景的解决方案。
自成立以来,澎思科技各行业解决方案已经成功落地全国50多个城市,服务客户超过百余个。在全国多地部署动态人脸识别点位,累计抓获在逃人员近两千名,并担任多项国家级大型活动的安保工作。
“笨”着走下去
“安防市场的竞逐者会越来越孤独。”
马原说,产业发展后期,太多原先的明星玩家都去寻找诸如物流、医疗、零售等细分赛道,而一旦落子,那就意味着另一种玩法了。
“澎思会一直在安防行业走下去吗?”我问。
“当然。”马原肯定答道,“澎思非但要坚持走下去,还会想方设法如何更好走下去。”
同时,他还打开手机,推荐了一篇名为《相信笨的力量》的文章,文章大概说的是,创业要从很「笨」的事情做起。
他解释, 企业发展过程中,没有什么捷径可走,应多向海康等安防企业学习,用最笨的方式、最务实的态度去获取客户、去服务客户、去打动客户。
“办企业,到最后比拼的不是谁活的好,而是比拼谁活的长。机会总是存在的,保持战略耐心,活的越久,赢的概率越大。”
正如上文所提,自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开始,中国互联网产业经历了一个又一个风口,诞生了一个又一个大小巨头。“连猪都可以飞上天”,是雷军对风口的戏称。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今天,面对AI这个风口,在以商业落地为核心的第二阶段节点上,在从无到有的绝佳商业机会中,马原和他的澎思能否成为中国AI产业变迁的见证者和革命者,唯待时间可以证明。雷锋网雷锋网雷锋网(公众号:雷锋网)
转载地址:http://przja.baihongyu.com/